骨料輸送機在運行過程中發生跑偏是常見的故障問題,可能導致皮帶磨損、物料灑落甚至設備損壞。要有效預防跑偏,需從機械結構、運行參數、日常維護等多方面采取系統性措施,具體方法如下:
### 一、優化機械結構設計
1. **調心托輥的合理布置**
在皮帶輸送機中部和易跑偏位置安裝調心托輥組,其自動糾偏功能可實時調整皮帶偏移。建議每隔10-15組普通托輥布置一組調心托輥,并確保其回轉架轉動靈活。
2. **滾筒與托輥的安裝**
頭部驅動滾筒和尾部改向滾筒的軸線需與輸送機中心線垂直,安裝誤差應小于滾筒長度的0.5‰。所有托輥的軸線應與皮帶縱向中心線垂直,平行度誤差不超過2mm/m。
3. **雙螺旋張緊裝置調節**
采用液壓或機械式張緊裝置,保持皮帶兩側張力均衡。張緊力不足會導致皮帶松弛打滑,過度張緊則會加速磨損。建議通過張力傳感器實時監測,維持張力在設計值的±10%范圍內。
### 二、控制物料裝載與分布
1. **進料口導流優化**
在落料點加裝導料擋板和緩沖托輥,確保物料沿皮帶中心線均勻下落。導料槽寬度應為皮帶寬度的2/3,避免邊緣沖擊造成偏載。
2. **積料清理與平衡監測**
定期清理滾筒和托輥表面粘附的骨料,防止局部直徑差異引發跑偏??刹捎米詣庸伟逖b置,并結合紅外線檢測儀監測皮帶載荷分布,偏差超過5%時觸發報警。
### 三、智能化監測與維護
1. **跑偏傳感器的應用**
在皮帶兩側安裝光電式或機械式跑偏開關,當皮帶偏移超過帶寬的5%時自動停機,并通過PLC系統聯動糾偏裝置進行位置修正。
2. **定期校準與預防性維護**
每周檢查滾筒、托輥的磨損情況及轉動靈活性,更換徑向跳動超過1mm的部件。每季度使用激光對中儀檢測全線設備的同軸度,調整偏差超過3mm的支撐結構。
### 四、環境適應性改進
對于露天作業的輸送機,需在機架兩側加裝防風導流板,減少側向風力影響。在溫差較大地區,應選用抗拉強度高、熱穩定性好的鋼絲繩芯皮帶,避免因熱脹冷縮導致形變跑偏。
通過上述措施的綜合應用,可顯著降低跑偏發生概率。實際應用中需結合設備型號、工況特點制定維護計劃,并根據運行數據持續優化參數,才能實現輸送系統的穩定運行。